Linux命令

文章目录

Linux常用命令

Linux命令行界面中的常用命令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ls (list files) //列出目录及文件名
cd (change directory) //切换目录
pwd (print work directory) //显示当前目录
mkdir (make directory) //创建一个新目录
rmdir (remove directory) //删除一个空目录
cp (copy file) //复制文件或目录
rm (remove) //删除文件或目录
mv (move file) //移动文件与目录或修改文件目录名称
ip addr //显示本机ip地址
su root //切换用户为管理员
clear //清屏
ls -al //显示当前目录文件详情
touch a.txt //新建文件
rm -rf a.txt //强制删除文件
mv a.txt b.txt //修改文件名
cat a.txt //查看文本文件内容

Linux命令行下vim编辑器命令如下:

1
2
3
4
5
vi a.txt  //使用vim编辑器打开文本文件
//按下I键(Insert)即可进入编辑状态方可写入字符
//按下Esc键 即可退出编辑状态进入只读状态
:wq //保存并退出(在只读状态下)
:q! //不保存退出

注:可以使用Tab键将部分命令自动补全。

Linux命令大全

Linux命令包括:文件管理命令、磁盘管理命令、进程管理命令、网络管理命令、用户管理命令、备份和压缩命令、系统管理命令、打印管理命令、库应用命令、开发应用命令等。

文件管理命令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60
61
62
ls:显示文件名
cat:显示文本文件内容
rm:删除文件
less:分屏显示文件
cp:复制文件
mv:更改文件名
grep:查找字符串
head:显示文件头部
tail:显示文件尾部
sort:按顺序显示文件内容
uniq:忽略文件中的重复行
diff:比较两个文件
diffstat:diff 结果的统计信息
file:测试文件内容
echo:显示文本
date:显示日期和时间
script:记录 Linux 会话信息
apropos:搜索关键字
locate:搜索文件
mkdir:创建目录
rmdir:删除目录
chattr:改变文件的属性
cksum:文件的 CRC 校验
cmp:比较文件差异
split:分割文件
dirname:显示文件除名字外的路径
find:查找目录或者文件
findfs:通过列表或用户 ID 查找文件系统
ln:链接文件或目录
lndir:链接目录内容
lsattr:显示文件属性
od:输出文件内容
paste:合并文件的列
stat:显示 inode 内容
tee:读取标准输入到标准输出并可保存为文件
tmpwatch:删除临时文件
touch:更新文件目录时间
tree:以树状图显示目录内容
umask:指定在建立文件时预设的权限掩码
chmod:设置文件或目录的访问权限
chgrp:改变文件或目录所属的群组
chown:改变文件的拥有者或群组
more:查看文件的内容
md5sum:MD5 函数值计算和检查
awk:模式匹配语言
wc:输出文件中的行数、单词数、字节数
comm:比较排序文件
join:将两个文件中指定栏位内容相同的行连接起来
fmt:编排文本文件
tr:转换字符
col:过滤控制字符
colrm:删除指定的行
fold:限制文件列宽
iconv:转换给定文件的编码
dc:任意精度的计算器
expr:求表达式变量的值
strings:显示文件中的可打印字符
xargs:从标准输入读入参数
sum:计算文件的校验和,以及文件占用的块数
setfacl:设定文件访问控制列表
getfacl:获取文件访问控制列表
chacl:更改文件或目录的访问控制列表

磁盘管理命令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df:显示报告文件系统磁盘使用信息
du:显示目录或者文件所占的磁盘空间
dd:磁盘操作
fdisk:磁盘分区
mount:挂载文件系统
umount:卸载文件系统
mkfs:建立各种文件系统
mkfs.ext2:建立一个 Ext2/Ext3 文件系统
mkbootdisk:建立启动盘
fsck:检查文件系统
blockdev:从命令行调用区块设备控制程序
hdparm:设置磁盘参数
mkswap:建立交换分区
swapon:使用交换空间
swapoff:关闭系统交换分区
sync:写入磁盘
e2label:设置卷标
badblocks:检查磁盘
quota:显示磁盘已使用的空间与限制
quotacheck:检查磁盘的使用空间与限制
quotaoff:关闭磁盘空间限制
quotaon:开启磁盘空间限制
quotastats:显示磁盘空间限制
repquota:检查磁盘空间限制的状态
mdadm:RAID 设置工具
tune2fs:文件系统调整
mkisofs:建立 ISO 9660 映象文件
cfdisk:磁盘分区
sfdisk:硬盘分区工具程序
parted:磁盘分区工具
mkinitrd:建立要载入 ramdisk 的映象文件
ssm:命令行集中存储管理工具

进程管理命令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accton:打开或关闭进程统计
lastcomm:显示以前使用过的命令的信息
sa:报告、清理并维护进程统计文件
at:定时运行命令
atq:显示目前使用 at 命令后待执行的命令队列
atrm:删除 at 命令中待执行的命令队列
batch:在系统负载水平允许的时候执行命令
bg:后台运行命令
fg:挂起程序
jobs:显示后台程序
kill:杀掉进程
crontab:设置计时器
ps:查看权限
pstree:显示进程状态树
top:显示进程
nice:改变优先权等级
renice:修改优先权等级
sleep:暂停进程
nohup:用户退出系统之后继续工作
pgrep:查找匹配条件的进程
fuser:用文件或者套接口表示进程
chkconfig:设置系统的各种服务
strace:跟踪一个进程的系统调用或信号产生的情况
ltrace:跟踪进程调用库函数的情况
vmstat:报告虚拟内存统计信息
mpstat:监测 CPU(包括多 CPU)性能
iostat:监测 I/O 性能
sar:系统活动情况报告
pidof:查找正在运行进程的进程 ID(PID)
ntsysv:设置系统服务

网络管理命令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arp:管理系统中的 ARP 高速缓存
arpwatch:监听 ARP 记录
arping:发送 ARP 请求到一个相邻主机
arpd:收集免费 arp 信息的一个守护进程
finger:查找并显示用户信息
ifconfig:设置网络接口
iwconfig:设置无线网卡
iw:新一代无线网络配置工具
hostname:显示主机名
ifup:激活网络设备
ifdown:禁用网络设备
mii-tool:调整网卡模式
route:设置路由表
netstat:查看网络连接
ping:检测主机的连通性
minicom:设置调制解调器
pppd:建立 PPP 连接
pppstats:显示 PPP 连接状态
chat:拨号命令
traceroute:检查数据包所经过的路由
tracepath:追踪连接到目标地址所经过的路由
rcp:远程复制
tcpdump:网络数据分析器
ipcalc:IP 地址计算器
netreport:监视网络状态
ip:网络集成命令工具
pppoe-setup:设置 ADSL
pppoe-start:激活 ADSL 连接
pppoe-stop:断开 ADSL 连接
pppoe-status:检测 ADSL 连接状态
wget:下载文件
ngrep:监控网络接口
lsof:查看打开的文件
ethtool:查询及设置网卡参数
netconf:设置各项网络功能
tc:显示和维护流量控制设置
telnet:远程登录
rlogin:远程登录命令
rsh:远程登录的 Shell
usernetctl:让普通用户控制网络接口
nmcli:NetworkManager 命令行网络接口配置工具
nmtui:基于 Curses 的用户界面 nmtui
nc:netcat,Linux 下用于调试和检查网络的工具包
lnstat:显示 Linux 系统的网络状态
ss:显示网络状态信息
rexec:在指定的远程 Linux 系统主机上执行命令

用户管理命令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useradd:建立用户
userdel:删除用户
usermod:修改已有用户的信息
passwd:设置密码
chage:密码老化
groupadd:添加组
groupdel:删除组账户
groupmod:修改组
vipw:编辑/etc/passwd 文件
vigr:编辑/etc/group 文件
newgrp:转换组
groups:显示组
gpasswd:添加组
whoami:显示当前用户名称
who:显示登录用户
id:显示用户信息
su:切换身份
pwck:检测账户
grpck:检测用户组账号信息的完整性
chsh:设置 Shell
chfn:修改用户信息
ac:显示用户在线时间的统计信息
grpconv:开启群组的投影密码
grpunconv:关闭群组的投影密码
lastlog:显示最近登录用户的用户名、登录端口和 登录时间
logname:显示当前用户的名称
users:显示当前登录到系统的用户
lastb:显示登录系统失败用户的相关信息

备份和压缩命令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tar:备份文件
dump:备份文件系统
cpio(copy in/out):建立、还原备份文件
restore:还原备份下来的文件或整个文件系统(一个分区)
bunzip2:解压缩.bz2 文件
bzip2:压缩成.bz2 文件
bzgrep:使用正则表达式搜索.bz2 压缩包中的文件
unzip:解压缩.zip 文件
bzip2recover:修复损坏的.bz2 文件
gzip:压缩文件
compress:压缩、解压文件
gzexe:压缩执行文件
lha:压缩或解压缩文件
unarj:解压缩文件
zip:压缩文件
zipinfo:显示压缩文件的信息

系统管理命令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60
61
62
63
64
65
66
67
68
69
70
71
72
73
74
75
76
77
78
79
80
81
82
83
84
85
86
87
88
89
90
91
92
93
94
95
96
97
98
99
100
101
102
103
104
apmd:高级电源管理
apmsleep:APM 进入休眠状态
apropos:查找使用手册的名字和相关描述
arch:输出主机的体系结构
alias:设置别名
cd:切换目录
clear:清空终端屏幕
clock:系统 RTC 时间设置
cal:显示日历
chroot:改变根目录
date:显示或设置系统时间
dmesg:显示开机信息
dircolors:设置 ls 命令在显示目录或文件时所用的色彩
depmod:分析模块
echo:显示文本行
exec:执行完命令后交出控制权
exit:退出 Shell
eject:弹出介质
enable:启动或关闭 Shell 命令
fc:修改或执行命令
fgconsole:显示虚拟终端的数目
free:显示内存信息
fwhois:显示用户的信息
getty:设置终端模式
gitps:显示程序情况
logwatch:可定制和可插入式的日志监视系统
logsave:把一个命令的输出输出到一个指定的日志 文件中
GRUB:引导加载程序
halt:关闭系统
history:显示历史命令
hwclock:显示与设定硬件时钟
init:进程处理初始化
last:显示登录用户信息
lilo:引导管理器
login:登录系统
local:显示本地支持的语言系统信息
logout:退出系统
logrotate:处理 Log 文件
lsmod:显示 Linux 内核的模块信息
man:格式化和显示在线手册
manpath:设置 man 手册的查询路径
modinfo:显示内核信息
modprobe:自动处理可载入模块
pmap:显示程序的内存信息
procinfo:显示系统状态
pwd:显示工作目录
reboot:重新启动系统
rlogin:远程登录
rmmod:删除模块
rpm:软件包管理
shutdown:系统关机命令
suspend:暂停执行 Shell
nproc:打印当前进程可用的处理器数
tload:显示系统负载
uname:显示系统信息
authconfig:配置系统的认证信息
declare:显示或者设定 Shell 变量
export:设置或者显示环境变量
hostid:打印出当前主机的标识
insmod:载入模块
rdate:显示其他主机的日期与时间
runlevel:显示执行等级
set:设置 Shell
setenv:查询或显示环境变量
setserial:设置或显示串口的相关信息
setup:设置公用程序
symlinks:维护符号链接的工具程序
swatch:系统监控程序
sync:将内存缓冲区内的数据写入磁盘
startx:启动 X Window
sysctl:设置系统核心参数
timeconfig:设置时区
ulimit:控制 Shell 程序的资源
unalias:删除别名
unset:删除变量或函数
up2date:软件包升级
uptime:告知系统运行了多长时间
mouseconfig:设置鼠标相关参数
bind:显示或设置键盘按键及其相关的功能
kbdconfig:设置键盘类型
snapscreenshot:命令行截图
mt:磁带机控制
cdrecord:CD 刻录工具
dvdrecord:DVD 刻录工具
lspci:查看硬件插槽
sane-find-scanner:扫描仪搜索
scanimage:检测扫描仪型号
mtools:命令集
whereis:查找文件
ytalk:与其他用户交谈
apt:软件包在线管理
yum:在线管理软件包
vlock:锁定终端
wait:等待程序返回状态
watch:将结果输出到标准输出设备
rsync:远程数据同步工具
&:将任务放在后台执行
screen:多重视窗管理程序
lsb_release:显示 LSB 和特定版本的相关信息
lscpu:查看 CPU 信息
blkid:查看块设备
journalctl:日志管理
lsblk:列出块设备
systemd:服务管理命令组

打印管理命令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cupsd:通用打印程序守护进程
cupsaccept:指示打印系统接受发往指定目标打印机的打印任务
lpadmin:配置 LP 打印服务
lp:打印文件
lpstat:显示行式打印机的状态信息
lpr:排队打印作业
lprm:从打印队列中删除任务
lpc:控制打印机
lpq:检查假脱机队列
lpinfo:显示驱动和设备
lpmove:将作业从一个队列移动到另一个队列
cancel:取消已存在的打印任务
cupsdisable:禁用指定的打印机或类
cupsreject:指示打印系统拒绝发往指定目标打印机的打印任务
cupsenable:启动指定的打印机

库应用命令

1
2
3
4
5
6
7
8
ldconfig:配置查找共享库
nm:列举目标文件中的符号名
ar:建立修改文件或从文件中抽取成员
strip:去除目标文件中的无用信息
objdump:展开目标文件、静态库和共享库中的信息
ldd:显示共享库的依赖情况
patch:修补文件
ld:连接器

开发应用命令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as:标准 GNU 汇编程序
nasm:汇编器
gcc:C/C++编译器
make:维护和编译软件或软件包
gdb:GUN 调试器
gdbserver:远端 GNU 服务器
autoconf:产生配置脚本
autoheader:为 configure 产生模板头文件
autoreconf:更新已经生成的配置文件
autoscan:产生初步的 configure.in 文件
autoupdate:更新 configure.in 文件
automake:自动生成 Makefile.in 的工具
aclocal:生成 aclocal.m4 文件
configure:生成 Makefile 文件

行编辑器

1
2
3
4
5
6
7
8
ed:文本编辑器
sed:利用 script 命令处理文本文件
pico:编辑文字文件
vim:全屏幕文本编辑器
ex:文本编辑器
nano:文本编辑器
jed:编辑文本文件
joe:编辑文本文件

版权声明

Scholar’s Blog by scholargee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BY-NC-ND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.
董仕麟创作并维护的scholargeek博客采用创作共用保留署名-非商业-禁止演绎4.0国际许可证

本文首发于Scholar’s Blog博客,版权所有,侵权必究。

本文永久链接:https://scholargeek.github.io/2018/08/30/Linux1/

更新日期: